您现在的位置: 哈希区块链 > 哈希查询 > 微信文章 > 新冠观察:污名化,又岂止这一次 波场哈希,哈希

新冠观察:污名化,又岂止这一次 波场哈希,哈希

来源:哈希交流群  热度:   时间:2022-05-20 16:17
造词改词是 21 世纪冲浪达人们的专利。 他们拼凑出社死安利这样的新词汇描绘互联网社交行为,重构了睿智文艺青年等原本中性甚至褒义的旧词汇,让这些词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贬义...

造词改词是21世纪冲浪达人们的专利。

他们拼凑出“社死”“安利”这样的新词汇描绘互联网社交行为,重构了“睿智”“文艺青年”等原本中性甚至褒义的旧词汇,让这些词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贬义词来用。

最近,网友们把改词的目光放在了“羊”的身上。

网友正在讨论确诊的邻居|图源:微博

网友口中的“羊”,不是羊村里活泼可爱斗智斗勇的小羊,而是不幸感染了新冠的患者们。

#01 抓羊?抓阳?

新冠疫情爆发至今,已有三年。

人们习惯了戴口罩,习惯了随时查看行程卡和健康码,习惯了核酸检测.....但除开这些为了疫情防控的大局而不得不做的,却有一件事,不应该变成习惯,那就是对于新冠阳性患者的称呼逐渐变得随意而轻蔑。

细细数来,从疫情爆发初期到现在,网友们对于新冠阳性患者从最初的全称逐渐简化成了“阳性”和带有调侃性质的“小阳人”,又因为2022年散点式爆发疫情后带来的确诊病例激增,网友们带着情绪地将新冠阳性患者蔑称成了“公羊”“母羊”,甚至用上了“抓羊”这样的词来描述。

改词造词本是玩闹,却不小心成了释放恶意的载体。

称呼的演变,代表着公众对于新冠阳性患者的态度的变化,从最初的调侃到赤裸裸的歧视、排挤,一个本就不幸群体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污名化、非人化了。“羊”这个词,应用在这样一个语境里,总容易使人联想到任人宰割任人处理的牲畜,显然是对新冠感染者们的矮化和物化。

满载着歧视和偏见的称呼,随着人们有意无意地话语落在本就不幸的新冠感染者耳边,等同于一次集体的语言暴力,让本就痛苦于患病的遭遇的他们雪上加霜。

微博网友的感慨|图源:微博

那么那些张口闭口喊着“羊”的人,是不是真的认为,不幸感染新冠的患者们就不配被当作人呢?

#02 被污染的不是语言本身

但是,病人不是罪人,他们也是在这个社会上勤勤恳恳生活的普通人,值得被尊重,值得被温柔对待。

更何况,新冠阳性患者们也在努力的回报着社会。他们治愈后捐赠的血浆,是治疗危重病人的必需品;不幸逝世者自愿捐赠的遗体,是推进病毒攻克的重要助力。

关于新冠康复者捐赠血浆的报道|图源:新浪财经

邓阳导演的纪录片《余波》曾拍摄下了新冠康复者的一年,他们一直失眠,总是觉得孤独,甚至自嘲是害虫。在导演手记里,有这样一段对话,新冠康复后的武汉夫妇在见到摄制组后,第一反应是问:你们不害怕我们吗?

而这,其实是新冠康复者们的常态,他们因为患病被排斥,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。

自嘲害虫的新冠康复者|图源:《余波》

不止一个新冠阳性感染者病愈后,觉得正常的生活状态被打乱,有的人需要不断地做核酸来告诉自己确实已经康复了,有的人害怕与他人接触,还有极端者甚至选择用自杀来结束好不容易挽救回来的生命。

我们害怕新冠,是因为珍惜生命。那么我们因为害怕新冠而歧视康复者,导致他们放弃生命,又何尝不是对于生命的一种亵渎。

或许有人会问,仅仅是些带有恶意的称呼,真的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吗?

确实,语言本身无错。

语言和文字都会随着社会的迁徙、人群流动、以及文化的更迭而改变。所以,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,确实会导致语言词汇的更新。

在传播中对语言进行全新释义是历史的必然规律,新的情况需要产生一些新的词汇和语句来描述,比如:原地静止、动态清零,或者是原本不在公众领域流通的专有名词,成为大众流行的词汇,比如:核酸检测、疫情防控,但这些都是中性的,是社会交往所必须的。

而被当作情绪出口的“小阳人”“公羊/母羊”,却是贬义的,是需要被警惕的。因为这些称呼里满载着的歧视和偏见,是伤人的利器。

德国学者维克多·克莱普勒有句流传甚广的话:“言语犹如微小剂量的砷:它们不知不觉被吞食后,似乎显示不出任何作用,而一段时间以后,这种毒性就会体现出来。”

有人辩驳称这些称呼都只是调侃和玩笑,殊不知这就像布包的箭头,伤人不见血,疼痛依旧。

#03 被加速的偏见

人们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自古有之,可以说,人活了多久,就和疾病斗了多久。

已被丢进故纸堆里的故事,总是无法让人意识到,原来那么多疾病,都曾在人类社会掀起过惊涛骇浪,麻风病、黑死病、天花.....这些历史,是伤痛,也是前车之鉴。

细数过往,不难发现,每当疾疫袭来,公众舆论总会成为他们的帮凶,将更多的人推入痛苦的深渊。米歇尔·福柯在《疯癫与文明》当中描述的“愚人船”就是明证,当时的人为了消除麻风病,将病人囚于一艘无目的船,让他们与社会隔离,终日在海上漂泊。

总有人嘲笑古人愚昧,说愚昧才让人恐惧未知,伤害无辜,但如今的人们排斥新冠阳性感染者和治愈者又与之何异?

甚至,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,这份伤害被加速着朝无辜者砸去。新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,转发、评论、点赞等功能塑造了一个实时进行意见交换的舆论场。只言片语的歧视和偏见,集结成了一场群体的暴力。更何况,语言暴力虽无实感,但精神层面的伤害也不能小觑,与“愚人船”的伤害力度相比,可能也是有过而无不及。

不得不承认,对于未知的恐惧会让人们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,就像人民日报刊发的文中所说的那样,“在网上用键盘污名新冠患者,其实也是瘟疫恐慌的表达。”

官媒发文评论此事|图源:人民日报健康

 

但身处新时代的我们,不应该再那么害怕传染病,即使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彻底战胜新冠疫情的手段,但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,这场疫情终归已算是可控可知。

后疫情时代,最可怕的不是潜伏的病毒,而是藏在言语中的“病毒”。俗话说,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,污名化感染者背后的隐患不能不防。

由此看来,对词语的污名化使用,实在是一个亟需谨慎对待的社会问题。毕竟,无辜的人被污名化的词语伤害,已不止这一回,“x媛”“伞兵”等等,都是前例。随意改词造词的结果,或许是终有一天,没有词汇再能描绘美好。

这么一想,还是珍惜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吧,好好用词,天天向上。